太多家長在報名時先聲明:

「老師,我們沒有要他以後念音樂系,只是想要他有個興趣,

無聊的時候還可以玩玩音樂,不要對他太嚴格。」

每次聽到類似的課前提醒,心裡總會不禁碎念:

「該不會又來一個“又要馬兒好,又要馬兒不吃草”的吧......」

果不其然,家長用所謂“學興趣”的態度上了一陣子的課後,

電話就響了,「怎麼都沒有進步呢?怎麼學這麼久曲子都還斷斷續續的呢?」

唉......因為回家是不會練習“興趣”的!

真是冤枉啊~~

 

不過,類似情況觀察了好一陣子後,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,

有個家長跟我說:「我只是想要他們長大了可以有個管道抒發,

開心時、難過時、無聊時演奏音樂都是不同的感受。

最重要的是,音樂可以陶冶、撫慰人心。」

而且,越來越多家長是真的發自內心抱持這樣的想法。

 

每年都會依照慣例向家長們提出檢定、比賽的邀請,

參加與否全依照家長意願,但可以聽到全然不同的回答很有趣。

其實並不反對“適度”參加檢定或比賽,甚至是鼓勵,

大部分學生在有個目標可以前進的路上,走得更專心、用心,

結束後會發現進步幅度大增。

 

學習不該用“學興趣”的心態對待,特別是希望能有一番成果的人,

想要什麼樣的果實就要怎麼栽。

 

 

 

圖片取自line deco

 

arrow
arrow

    fannysmusicp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